我在剑桥的所得,确有许多是其他学校不能给予的
○关注我们, 请点击屏幕上方 UniDesignLab
添加主页微信 UDLservice01 加入UDL交流群
学习篇
1.本科毕业后为何选择了剑桥作为读研的学校? 如何申请上剑桥的?有什么tips可以分享吗?
在经历剑桥之前,我并不能完全确定比起其他学校,她是否更适合我。毕竟放弃其他几个offer,比如UCL,也不是轻易能做的选择。但现在回望,我在剑桥的所得确有许多是其他学校不能给予的。剑桥建筑系对于申请者的审核非常严苛,申请人的经历,综合实力和设计研究兴趣非常关键。申请人的综合实力从宏观上带来入围机会,兴趣和方向决定你能否和剑桥“走在一起”。申请材料中,CV,Personal Statement,作品集,Writing samples同等重要,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展现申请者的综合背景、思想逻辑、设计能力和研究水平。
我申请时候提交的作品集主线是实用主义和生态建筑设计,在准备的时候力求主题明确,逻辑严谨。项目类型上则跨度很大,从宏观的规划到精细的模块化设计,每个项目都要紧扣主题,或侧重生态策略或探索解决社会现实矛盾,都比较贴近剑桥建筑学的优势方向。作品集最主要的目的是展示申请人的强项,简单地把作品杂乱堆砌只能让人认为你逻辑混乱,缺乏明确的设计思想。我对建筑有种魔性的热爱,本科期间拿的国际和国家级建筑设计竞赛奖项也对申请有所加分。除此之外,针对剑桥对研究素养的极高要求,逼着自己在国际期刊上发表了一些论文,为后来准备writing samples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当然,在我这一届仅招收了来自不同国家的六名学生,所以硬实力是基础,也要感谢好运的眷顾。
2.在英国学习建筑设计,感觉和国内大学最大的不同是什么,有和国内相同的地方吗?
丰富的资源,开放的理念,严谨的逻辑——也许这笼统的三点放在很多高校普遍适用,但在英国,在剑桥,特为尤甚。一天可以选择隐匿在坎村加入大大小小的lecture和seminar,而或只是与陌生学友聊天也往往醍醐灌顶。或者以一小时车程方便地往返伦敦参与各类展览,活动,做志愿者工作。这样的软硬资源每一天都无处不在,你只需要勤于汲取便会整天都非常忙碌。其次,英国无论是建筑学理论或实践都走在了世界前列,剑桥或者UCL,AA等都在自己的领域里出类拔萃,顶尖的设备和丰富的实践机会可以帮助学生实现几乎所有天马行空的想法。虽然我常常思考继而质疑建筑是否必须依赖这样的“先进性”,但毋庸置疑这些学校能带给学生的前沿思想和自由创新的意识是能够影响人的一生的。我在剑桥感受尤其深刻的还有严谨的逻辑这一方面。在我的毕业论文里,每一个小数据,每一个数学模型,每一次软件参数调整都是建立在大量的调研和严密的推理上的。在最后对设计options的比选上面,我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了几乎所有的组合方式,以得到一个能令人信服且有实际运用价值的结论。
剑桥日常的一天
3.剑桥在你看来是个什么样子的学校?建筑系教给你感觉最有用的是什么?有哪个导师让你印象深刻吗?为什么?
剑桥真的是一个非常适合学习的地方。
学校和31个独立的学院会尽其所能地为每位学生创造最好的条件,让你完全没有后顾之忧。就拿我所在的Downing College来说,教堂,图书馆,餐厅,宿舍,活动室,酒吧,健身房……学习与生活硬件设施一应俱全。学院并不是按照专业与年级来划分的,而是学生与学院相互选择的结果。所以任何专业的本科、硕士或博士都有可能学习和生活在一起。在学院里,大家见面一般都会聊聊自己最近的研究,或是成果,或是谜团,互相讨论,就自己的所知给出意见,碰撞,甚至激辩。浓厚的学术氛围让你每天不停地主动或被动地吸收很多有趣的想法。在这样一次次跨学科的探讨中,无形间使自己的研究脉络更加清晰,也有了很多机会了解并汲取到其他领域的养分。直到现在我都记得每次formal dinner(一种剑桥牛津特有的晚宴,以社交为主要目的),坐在身边的各种专业的教授总会微笑着,饶有兴趣地问你: 能不能给我介绍一下你最近的研究?
剑桥广泛的建筑学定义,跨专业的组合教育模式让我获益匪浅。建筑的定义不应该是狭隘的,大到一个城市,小到一束光都可以被定义为建筑或是空间。建筑系开设的课程从广义的城市规划,前沿的生态建筑,到延伸的经济学,甚至传统的origami课程,包罗万象,只要你精力足够,会发现一个又一个新的领域在向你招手,感觉“知道的越多,知道的也就越少”。自从去了剑桥直到现在我每天睡眠时间会压缩到5个小时,也许这就是原因吧。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导师一定就是我的导师Prof. KoenSteemers,他是当时剑桥建筑系的系主任,对我学业内外的帮助都非常巨大。
Prof. Koen Steemers
被誉为“可持续性建筑设计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者之一”
他总是鼓励我多尝试一些东西,并且给我尽可能多的支持。在研究生最开始的阶段,我进行过一段时间高层木结构设计研究,而Koen本人并不擅长木结构建筑设计,于是他非常热心地为我找了一位毕业于MIT专攻木结构的老师Dr. Michael H. Ramage指导我。也是这个机会我认识了Michael,后来参与了他主导的the Living Link Project——一座活的木桥,完全运用当地现有树木,由我们自己设计并建造完成。正是这种包容开放的态度打动了我。以至于现在我都认为秉持兼容并蓄的态度不管是对做学问还是做人都将受益一生。
照片中泥点满身的背影就是我,整个桥的拱形承重部分是就地取材于旁边的树林,并马上按模具预留位置扎入泥土中以保证树干成活。接着再用较细的枝条细密编织于主干之间,以稳固基础。桥面部分置于承重结构之上,同样用枝条编织而成,除了构成平整桥面外,还保证了结构的稳定性。
整个项目的亮点是没有使用一根钉子或固定用的绳索,所有部件都是活的植物,抽枝发芽,缠绕交织,生机勃勃,所以叫Living Link Bridge。当时剪彩时官方说将在全英推广,希望这个建造方便、成本低廉、适应性强的项目能造福一方。
@剑桥建筑系Lecture Room
4.对希望去国外攻读建筑学硕士学位的应届毕业生有何建议?
在面对新鲜的事物、陌生的领域时不要怯懦也不要轻言放弃,要用一种积极包容的态度去面对,否则你有可能因此错过一个新世界的大门。
工作篇
5.从Atkins工作出来后,为何最终选择了华东院作为职业发展的第二站?
选择华东院有很多原因。其中比较重要的是国内建筑设计行业的特殊性,很多建筑设计项目的全过程被人为地割裂了。在大部分商业性质的外企,建筑设计会止步于扩初部分。而后续的几个对建筑完成度影响很大的阶段,比如施工图部分,大多是由LDI来完成的。还记得之前有位美国资深建筑师告诉我:we need to look at the whole image。对于一个真正的建筑师来说,建筑设计不应止步于概念设计,更应该深入施工图,现场配合等等阶段。不管哪个部分的经历缺少了,都会反作用于建筑师的设计水平。
6.设计院工作模式和外资建筑事务所有何不同?作为两种模式都经历过的建筑师,有何感想?
不同公司工作方式的不同除了受到经营理念,设计经验,员工构成等因素的影响之外,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因业主的需求造成很大的改变。选择一种适合的"服务模式"来满足业主和建筑师自己的诉求往往决定了一个公司的格局。一般来说,大型外企的项目甲方都会为之配备专业的商业策划公司,以及交通,结构,机电等各专业的顾问公司,还有各类业态的顾问公司。其中很多顾问公司在项目最开始的阶段就介入了,所以建筑师做的事情相对来说比较单纯,时间和精力可以更好地放在设计本身上面。而在大型设计院,建筑师往往需要在前期商业策划环节就参与其中,帮助甲方整理思路、明确背景条件。有些项目的从策划开始,到设计,报批,施工图都可能都是高参与度的,并会一直不间断做到工程验收环节。所以对建筑师来说,扮演的角色更加多元,工作包含的面更广而杂,因此对自己的考验更大,但因此获得的经验也更全面更接地气。对现阶段的我来说,这样的实践非常重要。
7.自己最擅长做的设计是什么类型?遇到过的最困难的设计问题是什么,如何解决的?
我在学生时期的课程设计和竞赛中做过的项目类型有很多,比如博物馆,超高层办公,医院,度假酒店,居住区,超高层抗震结构设计等等。从业以来参与的基本都是大型综合体。这类项目在国内接触到的可能性比较大,到目前我参与的大型综合体项目零零总总加起来有近十个。大型综合体项目对建筑师的综合实力和项目经验要求很高,一般规模庞大,业态繁多。比如我在Atkins时参与的盛京金融广场项目设计:在建,建筑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包括商业,办公,酒店,公寓、住宅等业态。仅此项目中一个商业中心(综合体, 总建筑面积: 28,405㎡)的设计方案,我就反反复复出了15个。这些项目的设计过程中一次次的纠结、否定、迷茫都会带来一次次的凝练、明晰和超越。
盛京金融广场项目
我现在着手的一个总建筑面积90多万方的项目,除了传统综合体项目包含的商业办公等业态之外,还需要融合室内滑雪场,主题乐园,水族馆,科技馆,世嘉游艺等业态。而由于用地面积非常紧张,仅是将这些多元业态合理地组合在一起就需要反复揣摩。再加上项目定位较高,所以想要内在美还要高颜值也比较伤脑筋。对于这个项目来说,上面说的就是难点,但有些难点,却是每个项目里都会出现的。一直以来,我们的耳边总会响起:应该要这样,那样是不对的,大家都是这么做的……忙忙,茫茫。就像是是游戏里的贪吃蛇,吃得越多,可以自由活动的范围就越来越小,到最后,丰富的经验和fancy的简历成了我们沉重的包袱,我们成功地变成了“成熟的”建筑师。我一直非常谨慎地不让自己陷入某一种所谓的“风格”之中。从接触建筑学开始,我喜欢的建筑师或是建筑派系,隔段时间总是会变。这种改变可能是源于对建筑更深一层的理解,也可能是源于某次偶然的身临其境,但它们都有几个共通点: 合适的、逻辑清晰的、有意思的,而绝不是因为套在某种所谓成熟的模式里。我用手绘,数位板探索可能,我用physical model或是参数化来梳理逻辑,用渲染和动画来感受效果,我享受寒冬站在泥水里造桥时的大汗淋漓,也乐于沉醉于一场感人至深的经典歌剧。工具,经历,思维可以是我们最好的帮手,也可能会是残酷的桎梏。
8.对自己的事业的未来期望是如何?你对中国建筑设计行业的发展前景如何看待?考虑过转行做其他事情吗?
2013年回国前已经可以预见国内的市场形势,正处于从粗放快速发展转为精细平稳阶段的过渡期。我认为这是一个必经的、积极的、良性的状态,有利于建筑市场的长久发展。大浪淘沙,无疑这对从业者而言,设计行业的门槛将会提高,然而每个行业都有金字塔尖的存在。长久以来,我对建筑设计的狂热和坚持从未动摇,做着自己喜欢做的工作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愿所有还坚持在路上的建筑师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延迪的作品集可以长按下面的二维码获得。
本文来源于Archibucks。若需引用或转载,请联系我们(info@archibucks.com)。
关注微信订阅号Archibucks,获得更多设计师资料及国际知名设计公司职位
“不要再称呼我美女设计师”成功转型到甲方的Trista的心路历程